“刷一下社保卡,医药费直接就报了,不用自己先垫钱,也不用家人跑断腿,真是太方便了!”近日,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部,银川市工伤职工李先生拿着刚结算完的单据,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。他此前在内蒙古乌海市工作时受伤,如今回宁夏治疗,1.69万元住院费当场报销1.27万元。
在宁夏,像李先生这样受益的工伤职工不在少数。过去,工伤职工跨省就医,需要个人或单位先垫付费用,事后再返回参保地报销。不仅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,来回奔波的过程更让人身心俱疲。如今,宁夏通过全流程优化“备案、就医、结算”环节,参保职工只需上传备案表和转诊意见,审核通过后,凭社保卡就能在全国协议机构直接结算,真正实现了从“跑腿垫资”到“一卡通行”的跨越。
为破解异地就医难题,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多部门打出“组合拳”:统一政策标准,建立资金清算绿色通道;规范42项业务流程,让经办服务有章可循;升级信息系统,打通数据壁垒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宁夏提前3年完成人社部部署的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任务,实现全区所有市县的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直接结算全覆盖。
服务优化上,宁夏推行“综窗办理”模式,将工伤认定、待遇申领等3项业务所关涉的若干事项整合为“一件事”办理,精简工伤保险行政审批和经办服务事项52项,取消证明材料43项,实现工伤政务服务“一次申请、一窗受理、一网通办、一次办结”。同时,构建全链条风控体系,通过三级审核、三查协同机制,筑牢基金安全防线。
“我们将适时推出工伤保险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,持续完善政策体系,让更多工伤职工享受到‘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’的便利,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”宁夏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。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马照刚 实习生 王雨霏)